快讯
◇ 《书法不是艺术》---宋唯 ◇ 宋唯源山水 ◇ 宋唯源 临 石涛山水书法小

《苍羽载春——史如源画境中的万物交响》展览

来源:未知 | 2025-08-13 13:54

《苍羽载春——史如源画境中的万物交响》展览即将在天津美术馆启幕

 


 

 

展览前言

 

走进史如源先生的艺术世界,便是踏入一场磅礴而精微的生命礼赞与哲学沉思。他以如椽之笔,点染万物生灵,构筑了一个融儒家之刚健、道家之自然、天地之生机于一体的精神宇宙。本次展览以史如源先生艺术巅峰之作——载入《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·史如源》的精品为核心,立体呈现其花鸟艺术的卓然成就,并引领观众聆听其画境中那深邃的“天人交响”。 

史如源先生的花鸟画,远非物象之摹写,而是其人格理想与生命哲思的淋漓写照。

在其笔下,翎羽承载着君子的风骨:雄鹰振翅,“耸目思凌霄”,尽显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的凌云气魄与睥睨天下的自由精神;褐马鸡昂然卓立,气韵“钟秀”,凝聚山川雄奇与天地灵气,是雄健体魄与毓秀神魂的完美交融;家鸡威武司晨,被赋予“守信”之德,彰显着力量与信义相统一的崇高人格。这“雄健、钟秀、信义”的君子之风,正是画家毕生心驰神往的精神标高。

在其墨韵间,万物跃动着天趣与生机:灵猴献瑞,嬉戏林泉,“天趣盎然”,是对返璞归真、心灵自由的深切礼赞;繁花竞放、草虫啾鸣,“一派生机盎然”,是对宇宙间永恒流转、生生不息之伟力的炽热讴歌。反复出现的“春”之题名,不仅点染画意,更昭示其艺术的核心底色——对生命本真活力与盎然春意的无限沉醉。 

在其境界中,回荡着“天人合一”的哲思:他将对人格的崇高期许(儒之刚健信义)与对自然的深切皈依(道之无为天趣),完美熔铸于笔端万物。鹰之高远、鸡之守信、猴之自由、草木之荣枯,皆非孤立物象,而是其精神宇宙的投影。人格的光辉照亮了自然的灵性,自然的生趣滋养了人格的丰盈,是人与自然、个体生命与宇宙大化和谐共鸣的交响(天人合一)。

其构图之繁茂、气象之恢弘,正是对“生生不息”这一宇宙根本法则的视觉礼赞;其笔下刚健雄浑与灵动天趣的共生,则抵达了“刚柔并济”这一东方美学的至高境界。 

本次展览,以《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·史如源》学术体系为基石,精心遴选史先生艺术成熟期的代表力作。循“翎羽竞秀·气贯苍茫” “花木扶疏·草虫天趣” “灵猴献瑞·妙契自然”之脉络,深入其笔墨堂奥;并特设“溪山墨韵·铁笔文心”板块,呈现其山水小品、书法篆刻,揭示其“诗书画印”全面修养如何共同滋养其花鸟画的精神内核——书法之骨力强化了翎羽的雄健,山水之幽远拓展了花鸟的空间哲思,篆刻之金石意趣则沉淀了画面的苍茫古意。

 《苍羽载春》不仅是对一位已故国画大家艺术成就的权威回顾,更是一次穿越笔墨、直抵心灵的哲思之旅。我们期待观者在此,不仅能领略史如源先生笔下万物生灵的蓬勃气象与精妙技艺,更能触摸到那跃然纸上的君子风骨、天趣诗心,感悟其融汇儒道、参悟天人的深邃智慧,体味那“万物交响”中蕴含的永恒春意与不息生机。

谨以此展,深切缅怀史如源先生,致敬其不朽的艺术生命,并冀望其融汇传统、观照生命的艺术精神,如春潮涌动,薪火永续。


2025年8月16日上午10点,由天津美术馆、天津美术学院、天津市文史研究馆、天津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,天津晴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《苍羽载春——史如源画境中的万物交响》特展将在天津美术馆3楼3/4号展厅开幕。

作为载入《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・史如源》(业界誉称大红袍”)精品力作的首次集中亮相,本次展览将首次公开展出这部重量级大红袍”画册收录的122件代表性原作,展品创作时间纵贯半个世纪(1965年—2014年),清晰呈现史如源早期(1960s-1980s中期)对传统的精研、中期(1980s中后期-1990s末)融合中西的探索与成熟期(2000s初-2014)自成一格的浑厚华滋风貌。这既是对已故国画大家史如源艺术生涯最权威、最系统的梳理与全景呈现,更是向公众展示中国近现代花鸟画巅峰成就的重要契机。

 

史如源“大红袍”精品首展:艺术经典的权威呈现

“大红袍”画集自上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,便以严苛的遴选标准、庄重的学术定位成为中国美术界的“标杆”。这套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策划出版的画集,因每册封面均采用烫金工艺的中国红装帧,被业界尊称为“大红袍”。

其遴选标准之高堪称业界典范,不仅要求艺术家具备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,更需在艺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意义。能获此殊荣者,皆是中国美术史上熠熠生辉的大师级人物,如齐白石、徐悲鸿、潘天寿等,他们的艺术成就影响深远,为中国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 

《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・史如源》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,精心收录了史如源1962至2014年间290余幅代表作,内容横跨半个世纪,涵盖花鸟、山水、书法、篆刻等多元题材,犹如一部浓缩的“笔墨成长史”: 

- 早期(1960年代-1980年代中期):深研传统,临古筑基,笔墨精严; 

- 中期(1980年代中后期-1990年代末):融汇中西,锐意创新,探索新境; 

- 成熟期(2000年代初-2014年):自成一派,浑厚华滋,达艺术巅峰。 

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人生感悟。

 

 

本次展览以载入《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·史如源》(“大红袍”)的122件精品为核心,是画册收录作品的首次集中公开展示。展品创作时间从1965年至2014年,完整贯穿其早期、中期、成熟期三大阶段,清晰勾勒出从传统筑基、融汇创新到自成面貌的艺术风格演变轨迹,是对史如源艺术生涯最权威的系统性回顾。

 

四大板块:系统解码艺术脉络

 

本次展览以“溯源・出新”为核心,系统梳理史如源跨题材艺术创作的脉络与精髓。从翎羽的刚健到草木的温润,从灵猴的意趣到山水的沉雄,四大板块层层展开史如源的艺术世界,既呈现其笔墨技法的多元探索,更彰显其以艺载道的精神追求,这亦是本次展览在策划上的重要亮点。

一、翎羽竞秀・气贯苍茫

刚健为骨,铸时代精魂。此板块聚焦史如源先生最具代表性的禽鸟类题材精品,涵盖马鸡、鹰、家鸡、鹭鸶等经典创作。铁翼劈云的雄鹰,以凌厉笔触勾勒奋斗者突破苍穹的魄力;朱冠墨羽的褐马鸡,借庄重仪态隐喻守护文明根脉的铮铮誓言;五德具足的雄鸡,以昂首之姿立起诚信立身的精神图腾;素羽垂云的鹭鸶,则凭清逸身影映照凌霜砺雪的贞心劲节。笔力与风骨交融,让每一只禽鸟都成为时代精神的具象载体。

二、花木扶疏・草虫天趣

繁蕊新枝吐纳生机,鸣禽振羽应和天籁,草虫栖叶窥见大千。此板块集中展示史如源笔下花鸟草虫、蔬果游鳞的精粹之作。先生以仁厚之心体察万物,于笔墨间自蕴化育之功:牡丹盛放时见雍容而不艳俗,螳螂栖叶处显精微而不琐碎,游鱼摆尾间藏灵动而不浮躁。繁茂中见精微,动静处显真趣,恰是“万物静观皆自得”的悠然印证。尺素虽小,却饱含对生命的热忱礼赞——草木含情、鳞羽生辉,盎然春意跃然纸上,引领观者步入万物和谐共生的“如春”之境。

三、灵猴献瑞・妙契自然

柔润为魂,见天地初心。此板块专为史如源先生的猴画精品设立,以灵猿戏影寄寓逍遥之趣,唤回返璞归真的赤子心性。画中灵猴或攀枝嬉戏,或捧果凝视,笔墨柔中带刚:猴毛以细毫层层晕染,尽显蓬松质感;眼神用焦墨轻点,暗藏机趣与慧黠。先生借猴毫柔锋养澄明之心,为都市倦客辟一方精神桃源,让观者在灵动画面中暂忘俗务,重寻与自然的本真连接。

四、溪山墨韵・铁笔文心

以山水胸怀涵养花鸟,借金石气韵淬炼笔墨。此板块展示史如源的山水小尺幅画作、书法作品及篆刻印蜕,揭开其艺术创作的“根基所在”。山水作品虽尺幅精小,却见丘壑万千:水墨晕染的远山与斧劈皴擦的近石相映,尽显“咫尺千里”的意境;书法作品兼擅行草与楷书,行草如流水奔涌,楷书似青松挺劲,字里行间可见文人风骨;篆刻印蜕则刀笔相融,朱文如春花绽放,白文若古玉凝脂,尽显“铁笔生花”的金石之美。三者互证,完整呈现其“诗书画印”一体的艺术修为。

四大板块既独立成篇,又浑然一体:从翎羽的刚健到花木的温润,是技法的互补;从灵猴的意趣到山水书法的沉雄,是精神的递进。观者穿行其间,可全方位领略史如源先生“以笔墨写心性,以丹青映时代”的艺术世界。

 

儒道交融:艺术精神的深度阐释

史如源的画作不仅是技艺的展现,更融入了深厚的儒家与道家思想,这是其艺术精神的核心所在。儒家的刚健、信义在他笔下的翎羽中尽显,道家的自然、无为则体现在花木草虫的生机与灵猴的天趣中。

在他的画境里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个体生命与宇宙大化相互呼应,达到了“天人合一”的至高境界。这种融儒道哲思于笔墨的创作,让他的作品超越了单纯的艺术欣赏,成为一种精神的滋养与启迪,也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核提供了绝佳范本。

 

史如源:津门画派的艺术丰碑

史如源(1944—2015),号漱石斋主、山西曲沃人。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。生前为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天津美术家协会名誉理事、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。擅长花鸟画,兼工山水、书法、篆刻、美术理论。

其作品画面清新明快,追求形与神、笔与墨、情与景的和谐统一。画面丰盈繁密却不失韵致,于纷繁中藏着别样趣味。史如源以书法入画,用笔颇具金石之气,苍润中不乏老辣之味,灵巧中又有拙朴之像,“劲健灵秀、浑厚华滋、形神兼备、意蕴清新”是其艺术特点,也是其毕生追求。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被人民大会堂、天安门城楼、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重要机构收藏,1999年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“1999中国百杰画家”称号,2002年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“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”,在艺术界享有极高声誉。

史如源的艺术是津门画派乃至中国近现代花鸟画的宝贵遗产,本次展览是对其艺术价值的崇高致敬。


学术引领:权威阵容保驾护航

本次展览由天津美术馆、天津美术学院、天津市文史研究馆、天津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,集结了艺术展览、教育、研究、创作等领域的核心权威力量。主办方系统梳理史如源五十载艺术探索之路,精选史如源毕生力作122件(创作于1965-2014年间),对展览进行精心策划与筹备,从作品遴选到板块设置,都力求体现高度的专业性与权威性,为观众提供更深入、全面的艺术体验,推动对史如源艺术及中国近现代花鸟画的研究与传承。 

8月16日,《苍羽载春——史如源画境中的万物交响》特展即将启幕。展览诚挚邀请各界观众走进天津美术馆,在这122件跨越半个世纪(1965-2014)的“大红袍”精品原作中,感受史如源从早期精研传统、中期融汇创新到晚期风格成熟的艺术蜕变,领略其笔下万物生灵的蓬勃气象与精妙技艺,触摸那跃然纸上的君子风骨、天趣诗心,感悟其融汇儒道、参悟天人的深邃智慧,共同见证并沉浸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永恒魅力。

 

史如源作品欣赏

作品名称:雄鸡报晓

作品尺寸:69cmx 68cm

创作时间:2011

 

作品名称:春荫

作品尺寸:80cmx 48cm

创作时间:1986

 

作品名称:遥望天地阔

作品尺寸:68cmx 69cm

创作时间:2006

 

作品名称:钟秀

作品尺寸:78cmx47cm

创作时间:1993

 

作品名称:秋色和霜带露香

作品尺寸:138cmx 69cm

创作时间:1997

 

作品名称:岩猿寄逸

作品尺寸:66cmx 66cm

创作时间:1996

 

作品名称:松猿逸趣

作品尺寸:68cmx 67cm

创作时间:2010

 

作品名称:春乡

作品尺寸:78cmx 48cm

创作时间:1983

 

作品名称:芳丛戏影

作品尺寸:34cmx 46cm

创作时间:1996

 

作品名称:春窟鸟声新

作品尺寸:69cmx 68cm

创作时间:2011

 

作品名称:嬉林焰舞庆芳辰

作品尺寸:68cmx 69cm

创作时间:1996

 

作品名称:凝翠

作品尺寸:90cmx 66cm

创作时间:1993

 

 

 

作品名称:小憩

作品尺寸:直径21cm

创作时间:2012

 

作品名称:幽林素艳图

作品尺寸:67cmx 68cm

创作时间:1990

 

作品名称:秋色嗤春

作品尺寸:69cmx 69cm

创作时间:2008

 

展览信息

 

主办单位:天津美术馆、天津美术学院、天津市文史研究馆、天津市美术家协会

协办单位:天津晴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
展览时间:2025年8月16日—9月5日

展览地点:天津津美术馆3楼3、4号展厅(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0号)

 

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天津新闻中心书画网编辑 :admin